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中国教育

FV215b(183) 发表于 2024-2-27 13:08:16

浅谈中国教育

笔者不才,仅是根据个人经历和所见所闻,对我国的教育方式略有感慨,在这里略表一二,抛砖引玉。

笔者认为,教育应当是培养人的兴趣,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按照需要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让他们逐步的可以去做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成为他们想成为的样子,而不是让孩子在好3读书的时候迷失在题海,当青春不在、多年以后终于好4读书了,知道了找到了自己的热爱的事情,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苦于没有技能,没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迈不过那一道道门槛,只能后悔,或者要付出多的多的多得代价和精力…

老师应该帮助并教育孩子,让他们找到真正的高级的兴趣,因为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兴趣,就像如果你问孩子们你们队什么感兴趣,喜欢做什么?很多人大概可能都会说“打游戏”(甚至“打搅”……),但是其实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并不一定是游戏,而是游戏给他带来的正反馈和虚拟世界给他们带来的认同感令其沉醉(或者是多巴胺…),人生说长的话,也挺长的,这么长的人生,往往只有兴趣(和信仰)才能支撑人在一条路上走下去。

而家长们大多一直都在控制孩子,操控着孩子,把孩子作为自己的提线木偶,从来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自己的独立的健全的人格,能够自己构建出自己的社交圈,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的活着。一旦提线消失,会变成什么样子?全看造化和环境了大概。

如今的无论是家长和老师,很多人都缺乏如此的觉悟,很少有人关心孩子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或者说孩子他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人跟他们说:“孩子你要做自己为自己而活为自己去翱翔”,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都在让孩子为“我(即家长等人)”而活,活成“我”心中想要的样子,如果在配合上不当的方法,缺失的尊重,不平等的沟通,这大概率会导致孩子的痛苦,或者一直压抑着孩子的本心,最后无论是孩子失去快乐,抑郁,还是当他接触到令他快乐的事情以后的失控,逃离家长控制以后的堕落,或者因为缺爱导致被骗,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正好我最近有兴趣正在阅读我国教资考试的参考书目,如果要学习教资简直是如同背政治题一般,速成出炉,很有感触。且好的教育(家)往往将快乐和教育结合起来,而我们这里有时候恰恰相反,往往是刻意压抑着快乐,甚至把快乐等于不专心,整个环节包括最后的与社会接轨都有点问题似乎。

我们现在的教育不像是教育,有时候反而觉得,像是一种选拔……选拔奴隶?

最后,说完了教育,还让我想起了我国的足球事业……记得若干年前听过谁说,我们已然失掉了足球(运动员)成长的土壤……感觉也有一点朦胧的共通之处?没有很多人想踢球了,如今手机带娃,短视频,手机游戏几乎就是很多孩子的童年了,他们在接触某些成年人世界的信息过于超前过于早,但是所处环境又有点“落后”,难免产生一种不自然的落差,一面早熟一面幼稚,个人感觉不是很利于身心发育。有点跑题了,现在的小孩应该是很难有兴趣踢球了,就算有兴趣,哪有时间有精力踢球啊,又有几个家庭能承担得了从事足球事业未果,一无所长的代价?所以就只剩一些已经比较有钱但是还想继续搞钱的人了,似乎?

笔者文法粗陋,思想浅薄,如有错误,悉心听取大家的的批评,请大家交流批判。

以上

昔有佳人公孙氏 发表于 2024-2-27 17:42:52

你要是去做过一对一辅导也好,进辅导班教学生也好,你会发现,有些学生他就是蠢逼,装作很努力地样子,就是不出成绩。他跟什么教育都没关。
今年考完研我去一对一辅导初三年级的学生,我们这是应试教育,这B孩子脑子很正常,但就是不想学,家长见面就说孩子很聪明,但用不到正道上,我就很无语,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你学习不好就是没那个能力。
因为一个小时120块的收入,我连夜去做的教案,初三的东西,平面几何,一元二次方程跟概率初步。还没开始讲就说都会了,讲例题也是,我都会了不用讲了,我说那你会做题了?他点点头,我直接给他来一张卷子,坐在那绷着脸一个屁都放不出来。讲了一遍又一遍,换换数字都不会做。这还叫聪明?教了一星期我扭头就走。有些学生救不活的。

引出来这个例子就想说,应试教育都解决的不了的问题,你指望你理想中的素质教育能解决?素质教育只会放弃这个孩子,培养一点卵用都没有的兴趣爱好,也许你会说,培养个钢琴,手风琴爱好也好,问题是你是哪方面的天才吗?你有那个家庭去学艺术?应试教育好就好在能让你试错,素质教育现在是一刀闸死,浙江搞素质教育在我看来跟失败没区别,中高考硬分流,50%上高中,另外中专去。我估计高考不让复读也快来了。

拼到最后还是拼天分?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顶层学生综合能力一定比应试教育好吗?也许大部分是,那问题是顶层学生真的很多吗?中等偏上的学生活该当柴火烧?
美国的上层精英教育压力不见得会比咱们这小吧。应试教育再差,也会给中等生一个赶鸭上架的机会,素质教育直接扭头放弃你。让你自己找个兴趣爱好发展得了,学习是指望不上了。
素质教育是做不到大范围的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他们只会更积极地培养顶层的尖子。让我这种不上不下的学个兴趣爱好度过高中就完事了

说这些不是洗应试教育,我就是河南考生,我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应试教育,我很喜欢生物,高考之后我选的计算机。是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吗?NO NO NO,我只是很清楚,兴趣爱好永远没法对于我这种普通人当饭吃。
我也很感谢应试教育,我这个成绩置换到浙江恐怕早就被老师扔到下层班级放弃了,还好我在河南,能抓住尖子班的末尾,让我在最后的高考里拼到590,让我去青岛上大学,我很羡慕素质教育,但我知道只有应试教育能让我成为现在的自己,哪怕确实路很烂,但我至少有路了,我不敢想如果是素质教育,我现在会不会已经从大专里毕业回家结婚生孩子了。然后再生活之余用电子琴给孩子弹一首在我最该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选择培养的弹琴的兴趣爱好了。

总结就是,楼主说的很好,共产主义也很好,为什么不推广共产主义呢?是不愿意吗?素质教育很好,为什么不全面推广,是不愿意吗?
在现在的发展条件下,是做不到这种又要...又要...的的教育模式的。对于90%的普通孩子(剩下的5%是渣子,剩下5%是尖子)来说,爱好与学习不能共存。
除非应试教育省份的孩子真的比素质教育的省份的孩子天生低一等。不然想想算了。

亡羊 发表于 2024-2-28 03:48:13

这么跟你说吧。在我国,春晚是教育人的,电影是教育人的,新闻是教育人的。但教育不是,教育是筛选人的。

17628616 发表于 2024-2-27 17:32:10

根本性问题就在于主要目的不是培育而是淘汰

zxc1314QAQ 发表于 2024-2-27 23:50:32

我觉得你不要纸上谈兵,你自己可以去试着做一做你口里的教育,就知道难点在哪了。

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情况下,老师就只能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堂作业就不得了。

家长自己没有给与孩子学习的种子,也没有正确的引导小孩学习,你指望老师学校帮你教出个懂事,自觉,喜欢学习的小孩,现实吗?

我一直认为老师只能教你学习方法,是教不了你学习乐趣的,因为总有人会倒数。总有时候学不会,学习又是一件很漫长的修行。

老师怎么可能让你学起来很快乐呢?你自己学习教资都做不到快乐学习,你为什么能觉得小孩学数理化能快乐学习呢?

还有,你这兴趣说的真的太过理想主义了,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所谓的兴趣能实现一份体面的生活吗?如果你觉得这无所谓,那你完全放飞自我去实现

还有,“孩子你要做自己为自己而活为自己去翱翔”,你真的觉得未成年有这个能力和思想觉悟意识到自己一辈子要干什么吗?

你都认为大人选择都无法正确,那么小孩的这种豪言壮语不更加白日做梦吗?你现在干了你小时候想干的活吗?

大部分没有活成自己爱好的生活是因为父母和教育的失败吗?

一款游戏的开放,是几百万,几千万的研发费用,你为什么会觉得老师和家长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正确的思路是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改玩的时候好好玩。如果你非要认为学习就应该快乐,玩就是健康的人格,那我觉得你教育确实很危险。

最后,中国足球的弊端本身还是喜欢或者接触的人太少了,我第一次接触足球还是高中体育课,足球你首先要找个地方踢,我们之前有这个条件让你和你的小伙伴去踢球吗?我觉得真正阻碍校园足球普及的本质是,学校无限承担了安全责任。导致操场和课外活动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学校纯靠财政拨款,没有专业的足球老师,和校医体系。发展不起来平民足球。

arthka 发表于 2024-2-27 15:56:31

教育只是教育顺便的目的,主要的目的还是选拔人才,毕竟这个阶段人还多的用不完,学历选拔使人分流到各个层次的岗位上。
倒也不必担心教育目的的偏离,人口基数大,总有一些灵光开窍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自我教育,在小众领域支持社会

Satstrong 发表于 2024-3-22 11:45:01

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培养兴趣,吹培养兴趣的公知们可以看看大老美底层被忽悠成了什么样子。
大概,世界只有两种基本运行模式,一种是世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种模式衍生出来贵族、门阀、阶层;另一种是革命,推倒一切重来,纵然会有天降伟人以超越世俗的眼光审视问题,但无奈伟人有限而庸人无限,理想和主义被私欲和贪欲践踏,然后再度陷入世袭的轮回。

这中间,维护政权稳定性的,教育是重要的管道之一。纵然会有能人异士通过各种管道实现阶级跨越,但终是少数。能让大部分人安心下来当顺民的,就是看似的“公平、公正、平等”的西式“民主”、教育、法治。其中的教育,的确能给社会带来进步,极大扩展人类视野,但最终只是“帝国的裱糊匠”罢了,具有绝对的体制、阶级、时代局限性,无法推动阶级平等、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比如鲁迅课文被调整,理由是晦涩难懂、不合时代,我只能呵呵一笑。

当然,你说的选拔奴隶太偏激了,但我无法反驳。从奴隶中选拔奴隶主,是统治奴隶最好的方法。能选拔出来的奴隶主,绝对是聪明绝顶,也是维护既有体制的最忠诚的看门狗,用他们,令人安心。

zxc1314QAQ 发表于 2024-3-1 17:49:05

FV215b(183) 发表于 2024-2-29 02:34
谢谢您的悉心阅读并指教,我看了您的回复,我想您也许是一位家长,而且应该是一个有觉悟的家长,您能看到 ...

我觉得你并没有理解我所说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

学习本身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你就算长大了,到了现在学习教资,你都会觉得不快乐,觉得这是八股文,觉得写书的人没有给你带来正反馈

但是你反驳的理由只是因为自己不爽而已,那么你凭什么说服小孩子去理解学习呢?

还有我觉得教育本身就是在告诉你怎么忍耐寂寞,怎么熬得住痛苦,怎么经得住打击,只想要追求快乐,那不是学习,那是致幻剂。

因材施教,是要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的,而且你还得有及时止损试错的能力,不然小孩子小学喜欢打球,在小区里打的不错,结果进了体校只能替补

曾经的爱好也变成了折磨。你所谓的什么学编程,别人在背唐诗宋词的时候,你开发游戏。我觉得你不是在教育小孩,你是在教育一个天才怎么成长。

教天才和懂事的小孩很容易的,那是祖坟冒青烟的,那不叫教育。

你说你看历史什么的,哪也不叫学习,那顶多算爱好,我今天看看电视,明天看看小说一样,这有什么痛苦的?

痛苦的难道不是让你写读后感,让你总结规律,让你自己成体系的构建历史吗?

我记得我高中老师说过一句话,高考其实很简单,二本线是大部分正常儿童认真完成作业的水平,

一本线是课后花点心思认真完成作业的水平,只有985 211可能才需要拼天赋和刻苦。

他说为什么那么多人被高考刷下去了,你们自己问问,你们真的认真学习了吗?暑假寒假作业,真的自己完成了吗?不懂的知识点真的总结过吗?

如果你觉得这都叫痛苦,这都很难坚持,你为什么会觉得你做别的事情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呢?

当然,知易行难,这些道理我其实很早就知道,我如果把看小说,玩游戏的时候拿出一半来研究错题,我都会比现在更加进步。就像十年后,想想自己如果把刷抖音,睡懒觉的功夫,

拿出来学一门外语,学一门乐器,难道学不会吗?为什么没有开始学呢?不就是没法克服痛苦,耐不住寂寞吗?脱离不了舒适区,只要感到难受就很难说服自己坚持。

还有哦,写教资的人肯定比你更有经验,如果你还没有实际工作体会的话,最好还是别下八股文的定义。别还没开始教育学生,先自己不服教资的教育了。

不然那么多师范毕业生,中级高级教师老师们,都没你看得懂,看得清吗?

115487845 发表于 2024-2-28 17:41:13

我会从果到因想的一下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同人群进入课堂的目的是什么,现有的教育制度会让各部分人群都相对满意吗?

楼主谈的问题大概是人不是六边形战士,基本上所有人都是所谓的“偏科生”、“特长生”。

楼主认为应该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分配到适合他的岗位或者人生。实际上这不仅做不到,而且不够人道。

由此可以衍生出很多很多的问题,暂时想不来答案。

白驫 发表于 2024-2-27 20:00:00

东方大国(印度真的是印度没有印射)在英国殖民期间是有本地藩王治理的当是,你知道这种落后的亲族制度下藩王们并不能维持秩序(我二大姨的七舅姥爷是大王的三姨婆的叔叔,所以我就是王法),所以殖民总督府的政令根本没有实现,这种低级制度带来的就是印度底层受外国剥削+种族剥削+无序治理。大饥荒,混乱,纷争。其实一开始殖民统治也是很无奈的人少管人多,仅仅军事占领可是政权铺不上去。所以一开始都是当地人(藩王)管理。但是依然出大篓子,于是才有了英国公务员考试印度区,没错革除藩王管理制度用僵硬的官僚制度代替,哪怕是这种僵硬的官僚制度依然比亲信藩王制度好因为他从进步角度看确实进步了,底层也确实减少无序治理的痛处。哪怕到今天这个东方大国依然使用(自行去搜索),印度公务员考试考上直接嫁妆上亿,没对象去外面喊一句,百人选妃还是可以的。自从印度独立了这个考试也就不需要去英国考。对了这个考试比河南还卷的通过率。当然也培养一批底层上来的受益者。至于这些受益者也必然誓死维护其制度。同贴菊花娘可类比证明这种拥护。所以印度所有总统没一个敢表示对这个稍稍不满。所以官僚锁死上限。对了宝莱坞好像也有讽刺这个制度电影。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一个不进步锁死的事物必然衰败死亡凋零。然后在废墟上改进制度,比如郡县制,经过多年的更变。其目的就是适应实际进步演化。大英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追根就是中国科举考试。
当然先贤伟人的科举制批判我看就不用抄答案吧。

Atmood 发表于 2024-2-27 18:20:23

教育行业相关的人都寄希望于未来,抱有向好的趋势,至于现在,他们不想费精力

ghiubjkgasv 发表于 2024-2-27 15:18:47

这东西谁都知道。但是谁能有什么办法

gugu900 发表于 2024-2-27 21:26:49

昔有佳人公孙氏 发表于 2024-2-27 17:42
你要是去做过一对一辅导也好,进辅导班教学生也好,你会发现,有些学生他就是蠢逼,装作很努力地样子,就是 ...

对的,就因材施教这现有条件真的不行,看看人工智能行不,教育这玩意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痛苦的,因为学习过程就是枯燥乏味的。你就是玩游戏一旦kpl那都是无趣的

gugu900 发表于 2024-2-27 21:31:24

大致看了下你说的,说的有点空,绝大部分普通人选择的余地并不多,除非以为生产力极为发达,知识通过灌输,直接在大脑植入芯片,以最小的代价来提高学习的上限。

qqa2171309839 发表于 2024-2-27 22:11:18

我很赞成你的说法,可是我已经成了后者,成了

FV215b(183) 发表于 2024-2-27 23:27:17

gugu900 发表于 2024-2-27 21:31
大致看了下你说的,说的有点空,绝大部分普通人选择的余地并不多,除非以为生产力极为发达,知识通过灌输, ...

确实是很空洞,甚至说是没什么毛病的废话也不为过…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又能怎么让样呢?就算是自己在育儿的过程中,懂也≠能做到,唉:-(不过如果让人看了能有一点感悟,有一点思考哪怕是想了想那便也是有价值的罢。。这样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我觉得论坛里的人老哥水平都比较高,态度也不错,所以想和大家交流交流,我个人感觉论坛是现在少有的戾气很少的地方了。

FV215b(183) 发表于 2024-2-27 23:30:00

昔有佳人公孙氏 发表于 2024-2-27 17:42
你要是去做过一对一辅导也好,进辅导班教学生也好,你会发现,有些学生他就是蠢逼,装作很努力地样子,就是 ...

说的确实很有道理,让人思考,受教了,谢谢!

DA梦初觉 发表于 2024-2-28 00:04:04

大学入学的名额是有限的{:4_101:}而考生是无限的,不可每个人都有大学读…无非是百分之40还是我50罢了……这就是本质原因

wymwjc1006 发表于 2024-2-28 11:14:10

太理想化了,真适合学习的人是少部分,大部分都是被逼着学的。真一点不逼着就可能连字都不认得

lq3478673 发表于 2024-2-28 16:09:56

当代教育是非常合理的。什么兴趣培养,理想教育全是扯淡,你出生就在你爹妈的影响下,靠老师就能改了?除非把你家孩子给优秀的家庭养。教育就是知道你一辈子都改不了了,。用文凭这种硬核的方式给一群屌丝一个出路,强行把有优劣之分的人放到一个屋子里。你且不知道很多人用不着读书,也用不着家里的资源就能起飞。就是现在教育相关的产业太大了,牵扯的利益也很多,所以短时期不得不持续给那些劣质孩子的家长继续画饼,让他们相信穷人能翻身,然后继续给孩子花钱。要不早就进化到西方的分化教育了,快乐教育,一辈子快乐最重要,穷人你就老老实实当穷人去。

gugu900 发表于 2024-2-28 17:00:05

FV215b(183) 发表于 2024-2-27 23:27
确实是很空洞,甚至说是没什么毛病的废话也不为过…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又能怎么让样呢?就算是自己 ...

这么说吧,大部分人普通人能把应试教育学好,那都非常的不错呢,很多人的工作并不需要什么创新的,现代教育也是为工业培养人才。

白驫 发表于 2024-2-28 18:28:00

115487845 发表于 2024-2-28 17:41
我会从果到因想的一下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同人群进入课堂的目的是什么,现有的教育制度会让各部分人群都 ...

一个是欧美快乐教育洗脑,一个是古代僵硬教育洗脑。
他们本质上都是在资本和官僚利益上的教育。教育从古至今始终是为集体(部落)减少损失,增加获取,提高应对自然规律。随着集体庞大,衍生出用来应对自然规律的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历法节气)对应社会规律(节日文化)。文化活动的流行是背后有一定自然法则的。举个吃饺子风俗。饺子的食材在寒冷的地方其实是防护寒冷的药材,油面蒜姜,人的皮肤是需要油酸来应对外部环境,油能做到水分的隔离。干裂为啥出现在冬季?想想吧。面就不要说了,糖是主要的燃烧材料,脂肪都是这一过程中不可缺的。姜就更不用说吧。药典里就是写驱寒。你可以不知道本质因果,当是你可以被教育从这种规律的收益者。所以汤圆比不了饺子在北方人心中地位。

信息越发达,以前社会规律也随之本质越容易被人认知,而今天我告诉你,你懂了。这就是教育。教育无处不在,他不见得要规定场所,规定证书。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集体利益,所以园丁,灵魂工程师和混岗位的教师资格证持有者是两回事。

那不是教育。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中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