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1991年美国跨机构合作核热推进项目NTF技术小组年度报告

Rasputin 发表于 2024-5-10 22:35:42

1991年美国跨机构合作核热推进项目NTF技术小组年度报告

本帖最后由 Rasputin 于 2024-5-10 22:37 编辑

在AIAA上看到的。自然也是英文。不过pdf机翻还是很好找的。核热推进是利用核反应的热效应加热工质进行推进的一种推进手段。在相同的喷口材料耐受温度下,由于喷射物质可以是氢分子,相比于常见的喷射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具有更轻的原子质量。由于统计物理学中质点平均动能几乎只取决于温度,相同的动能下,质量较轻的分子会具有更大的速度。对于水分子与氢分子的对比,这个速度是1:3的关系。此外,衡量火箭推进能力的参数Δv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喷气速度c成正比,这也说明同样结构的火箭,倘若忽略核燃料的质量占比(毕竟能量密度很大),推进能力是常规化学火箭的三倍。执行相同任务,所需要的燃料基本为化学火箭的5%(1/(e^3))。
其中最具有想象力的构型之一叫作核灯泡推进器(nuclear lightbulb)核燃料在2500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裂变反应,发射出强烈的光照。这些燃料被大约2000摄氏度的氖气涡流包裹,精心设计的流体动力学动态平衡使得石英管壁并不会因为温度而融化、变软。这就是一个高温核燃料构成、氖气填充的白炽灯泡。使用它加热小分子推进剂,比如纯的氢,使其受热膨胀做功。
即便如此,这些推进方式依然是上世纪相对不成熟的构想。它们也有高比冲低推力的特征,更多作为NASA火星计划的一种方案。由于地球对核的高度政治敏感性,选择使用这类引擎仅仅进行行星际航行也是一个很自然的决策。只是到了今天,不同于上世纪主要应用较为熟悉的核裂变作为主要设计基础的风格,更加具有野心的核聚变推进方案似乎隐隐笼罩在整个核推进领域的上空。直接聚变推进为代表的一类核反应-等离子体体系已经逐渐展现出电热混合推进的格局。虽说核聚变本身的稳定产出确实需要时间,很多项目的时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了2035年附近,但是如果考虑额外能量输入、仅仅为了核聚变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做推进用途的话,那么是有可能在商业核聚变运行之前先构建出聚变推进的原型的。因为商业核聚变在等离子体操控以外还有两大难题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部分内容(整页文字的图的最后一部分)手动翻译:
……第一代固芯(燃料裂变时处于固态)裂变反应堆在相关技术验证之后,还可以升级为更高温的液/气芯,借此提供甚至更好的性能。这样,一个革命性的、逐步的科技发展项目将会于大约2008年前完成无人飞行任务的系统准备,包括为载人项目获取先导性行动经验的月球机器人项目,并会逐步发展到一个载人月球计划,用于模拟一个完整的火星任务……
(注意,苏联1991年解体,好像,大概,可能是这个报告刚结束没几个月走的……)




thefrighy 发表于 2024-5-21 09:44:07

大佬,nb

asuds 发表于 7 天前

老哥你是真的牛

蜘蛛虾 发表于 3 天前

人才,绝对的人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91年美国跨机构合作核热推进项目NTF技术小组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