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地址发布 老王说明书 宣传中心
查看: 7257|回复: 10
收起左侧

[2-病理学专题] [病理学专题II]急性损伤(炎症也更新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01: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3088245220 于 2022-3-25 23:59 编辑

1.概述
1.1回顾
在[病理学专题I]中,我们谈到了细胞损伤与修复。安装损伤的时间,可以把损伤分为慢性损伤与急性损伤。
慢性损伤是一种长时间低强度的损伤类型,其损伤的结果就是导致细胞增生,最后癌变。
而急性损伤,则是一种短期快速引发细胞坏死的损伤,如果急性损伤程度严重的话会立即引发脏器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对于很多慢性损伤,其原因是不明确的,而对于急性损伤,目前发现最剧烈,且最常见的损伤就是缺氧损伤和炎症损伤。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回顾一下常见的这两种损伤致死的案例。
(1)缺氧引发的损伤:常见的有心源性猝死心搏骤停或心房颤动,以及脑源性猝死脑梗或脑溢血(统称脑卒中)
(2)炎症引发的损伤:常见的有各种肺炎如新冠肺炎,SARS(非典型肺炎),中东呼吸综合征。还有埃博拉病毒感染等等。

在这里,我想先和大家探讨一下致死的机理问题。
i.缺氧:人体血液中的供氧一般最多持续5分钟左右,在缺氧3分钟后相当于停止呼吸8分钟后,机体器官就会开始发生衰竭,尤其是神经细胞在氧气切断2分钟后就有神经细胞开始坏死。其机理是因为缺氧导致了代谢停止,并开始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同时细胞离子平衡被打破,引发酸中毒和细胞水肿,酸中毒进一步引发溶酶体破裂,细胞被溶酶体酶水解导致坏死。

ii炎症:炎症的损伤会导致免疫细胞攻击正常细胞,诱导其凋亡或引发其坏死。同时,炎症还会导致大量的血液渗出,各种器官衰竭。炎症损伤的原因和细胞因子的大量分泌有关(医学上称细胞因子风暴)。

1.2血管解剖学与组织学
血管是运输氧气的通道,也是发生炎症的部位,要了解缺氧或炎症,我们必须先明白血管长什么样子,血管是如何运输氧气的,这就涉及到了组织学与解剖学的知识
(1)组织学
请看下图,血管由以下结构组成。
中动脉的组织结构.png
血管的组织大概由4部分组成
i.血管内皮:血管内皮是一层由扁平细胞组成的结构,主要对保护血管,避免血栓具有关键作用。
ii.内弹性膜:内弹性膜则是由胶原蛋白等多种蛋白质构成的,主要起保持弹性,过滤的左右。
iii.平滑肌细胞:主要控制动脉收缩,舒张的一层结构。
当受损细胞坏死后就可以释放炎症因子,介导平滑肌细胞舒展研发血管扩张。
iv.外膜层:主要由纤维母细胞与产生的胶原蛋白组成。

在整个血管中,血管内皮起了关键作用。
一方面,血管内皮细胞可以释放前列腺环素和NO,抑制凝血的发生同时扩张血管。
另一方面,血管内皮也可以合成凝血因子,促进凝血。

血管内皮之所以表现出两种相反的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其所处的状态不同所导致的。
如果血管内皮处于正常状态,那么血管内皮就会释放前列腺环素,抑制凝血的发生。但如果血管内皮受损,那就会导致其坏死并释放凝血因子,促进凝血,这与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

(2)解剖学
现在我们在谈一谈解剖学的知识,了解一下氧气和营养物质是如何运输的。
QQ截图20220301004449.png
如同所示,我们吃了食物后,食物的营养由小肠吸收,而有一大片静脉丛附着在小肠上,负责把小肠吸收的营养运输到肝脏上去,这个静脉丛就被称之为肝门静脉。
肝门静脉负责把营养运输到肝脏,肝脏是一些免疫细胞汇聚的中心,负责把肝门静脉中运输的有毒物质清除,并负责吸收转换大多数营养。
被肝脏转换的大多数营养由肝门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随后进入右心。
右心的心脏收缩把含有营养的静脉血射入肺静脉,肺静脉排出了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并让静脉血运输氧气,即成为动脉血,随后由肺动脉进入左心。
左心收缩把含有营养和氧气的动脉血射入全身,在各个组织的毛细血管网中重复交换营养,氧气和二氧化碳后返回静脉。

而在心脏上,有三根冠状动脉给心脏供应氧气。
QQ截图20220301005503.png
如同所示,毛细血管网的损伤可能会引发高血压,而冠状动脉的堵塞会直接引发心搏骤停(心源性猝死)
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一节,结合病理学I的修复机制,去详细讨论其发生的机制问题。

血管与循环系统我们暂时了解这么多就足够了,如果你对这部分知识还是很感兴趣,可以参阅《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与胚胎学》

2.血液循环障碍
在本节,我们将开始探讨缺氧这种严重的急性损伤发生的机制问题,在讨论具体问题之前,我想先和大家探讨一下静脉血和动脉血的区别
在1.2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动脉血运输了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经左心泵出,进入动脉,之后进入毛细血管网把氧气和营养送入各个组织后成为静脉血。
所以,动脉血是一种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因为他富含氧气,所以血液一般呈红色。
而静脉血则是富含二氧化碳,缺少氧气的血液,所以静脉血一般呈黑色。

2.1血液异常积累
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异常的现象。


(1)如果该组织内动脉血量积累,那么这种现象就被称之为充血。
就比如勃起就是一种阴茎的充血,还有炎症反应也是一种局部血管的充血。
因为充血是富含大量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大量积累,所以充血一般不会对器官造成缺氧的损伤。
往往充血会造成组织发热的症状,这是因为组织充血后含氧量提高,营养物质补充速度加快,这就会引发组织有氧呼吸(糖酵解与生物氧化)速度加快,进而比造成组织产生更多的热烈。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阴茎充血前后的温度差别。

为什么炎症反应会发生充血呢?这是因为机体之所以发生炎症是因为周围细胞发生了坏死,细胞有可能是因为外来病原体的感染而坏死的,也可能在坏死后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不论是哪种原因,这都需要在该组织中大量分布免疫细胞以预防病原体的入侵。而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这时充血就可以给免疫细胞补充足够的能量。
83b7a7ed43fa42df9d93b092ddac4485.jpeg
上图是扁桃体的充血,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扁桃体上肿大的红色的动脉,这时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如果大家患上了上呼吸道感染的话可以对着镜子自己观察一下(其实我当时学解剖的时候就上呼吸道感染了,我仔细观察了我的扁桃体好久)。

(2)如果该组织内静脉血堆积,那么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淤血。
与充血不同的是,淤血是会导致缺氧的。因为静脉血是含有很少的氧气,而组织供氧依赖于动脉血和静脉血在毛细血管网交换。
而动脉血和静脉血交换速度与动脉血压-静脉血压有关,可以写作
组织供氧速度=k(动脉血压-静脉血压)
一旦发生淤血,这就导致毛细血管网中静脉血压升高,这就导致动脉血压-静脉血压之差降低,氧气交换速度减慢,引发组织缺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相当著名的疾病: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就是全身性毛细血管淤血,他之所以被称之为紫癜,就是因为皮肤出现紫色的斑点,而这种斑点实际上就是黑色的静脉血渗出所导致的。
v2-f5d8205a425f2093bf7d8764ff89a558_1440w.jpg
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往往会伴有腿疼,腹痛的症状。
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腿疼是因为静脉血大量堆积在腿部皮下,引发腿部缺氧,大量组织产生乳酸或坏死,进而引发疼痛。
而腹痛呢,一方面静脉血渗出到消化道,引发消化道缺氧坏死,另一方面消化道的水分渗出,引发消化道下坠导致疼痛。

如果心功能不佳就会导致肺部淤血,引发呼吸不畅,这个我们会在下一节详细阐明。

2.2血栓的形成
血栓,是导致组织缺氧的重要原因。如图所示
310980.jpg
一旦某一个动脉被一些凝块所堵塞,那么该动脉就会血流不畅,进而引发局部动脉血压降低。
进而引发氧气交换量下降,导致组织缺氧。

与淤血不同的是,血栓引发的缺氧是相当急性的,有可能瞬间就使局部的氧气输入量降为0,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

为了阐明血栓形成的机制问题,我们需要复习一下病理学I中组织修复的过程。
一旦局部组织受损后,那么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就会增生,形成肉芽组织,开始包裹,填补损伤的部位。随后成纤维细胞大量分泌胶原蛋白,形成瘢痕组织,修复损伤的组织。

现在我们具体来阐述一些血栓的形成。
(1)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进而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
(2)凝血因子使得周围的血小板聚集在血管内皮坏死的位置,并开始凝聚。
(3)血管内皮释放的炎症因子诱导血管内部的成纤维细胞迁移,增生,并包裹住损伤的部位。但由于损伤的部位有大量血小板堆积,这就导致肉芽组织包裹住血小板堆积后的肿块后,使其无法消散,形成血小板小堆。
(4)肉芽组织分泌大量的胶原蛋白,进一步包裹血小板小堆,形成了血小板小梁,同时由于血小板小堆的作用,导致血管其他细胞缺氧坏死,故形成血栓的部位开始变得脆弱。

血栓形成后,有两个比较严重的后果
i.血小板不断堆积在血管中,彻底堵死血管,引发急性缺氧,导致组织快速坏死。
ii.因为血栓的部位血管比较脆弱,所以比较任意发生血管的破裂,这就导致动脉血渗入到组织,有些脑出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iii.一旦血栓破裂,由血小板堆积称的肿块不会消失,而会随着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动到更加狭窄的部位,堵塞其他血管,也就是形成了所谓的栓塞。

在猝死中我们将会看到,不论是心源性猝死还是脑源性猝死,都与血栓或栓塞密切相关,最终因为急性缺氧导致患者快速死亡。

3.猝死
3.1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
心脏的生理功能在于射血,这需要心脏的肌肉(心肌)发生收缩,一旦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或者彻底失去收缩功能,我们就讲这种情况称之为心功能不全又叫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我们现在来分析这些并发症产生的原因。
(1)呼吸不畅: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的表现,在1.2中,我们了解到右心室会把血液射到肺动脉中,在充分交换氧气后进入左心。
如果左心衰竭,首先就会出现的就是左心血不会被完全射出,这就进一步引发了肺静脉血进入左心后,血压升高。一旦肺静脉血压升高后,就导致了肺淤血。
一旦发生了肺淤血后,淤血就会阻止肺部的氧气交换,这就会导致呼吸不畅。
早期的心力衰竭引发的呼吸不畅多见于劳动后,但晚期的呼吸不畅就出现平躺无法正常呼吸的状态。这是因为站立时,血液主要分布在下肢,肺部血液不高。而平躺后,下肢的血液反向涌入肺部,引发一个肺压快速升高。

(2)肺水肿:长时间的肺淤血会导致肺水肿,一旦肺水肿后,就会出现淤血渗入肺组织,这时就会出现咳红色,泡沫样痰的症状。

(3)消化系统淤血:消化系统的静脉血需要经过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进入右心,一旦右心衰竭,或左右心都衰竭就会导致右心射血不完全,进一步引发了消化系统的淤血。
肝淤血:肝门静脉需要汇集在肝中对消化道中的营养物进行消毒。所以肝静脉血量是很多的,一旦右心衰后,肝门静脉快速淤血,这就会导致肝细胞大量缺氧,引发坏死,进而有可能诱发肝功能不全,甚至肝衰竭。
消化道淤血:消化道淤血后,症状在于消化道蠕动功能下降,表现为一个消化不良,容易腹泻的症状。

(4)血流量减少:心脏的功能是射血,一旦其射血功能下降,进一步就会引发全身性的缺氧,缺血。
肾缺血会导致尿少,肌肉缺血会导致容易疲劳,脑缺血表现为记忆功能下降,皮肤缺血表现为皮肤发白。

(5)心率加快:这是心脏适应心力衰竭引发的射血量不足的代偿机制,正常人在非运动期间心率不会100,但心力衰竭的患者在非运动期间心率往往高于140.

总结以下,心力衰竭导致并发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心脏残留血液引发的静脉高压导致淤血。另一个是射血不足导致的血流量减少。

说了这么多心力衰竭的机制,我们想问的是,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其中,缺血心心脏病是全世界所有疾病中死亡率第一的疾病,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也位居第十。

缺血性心脏病在下一节中我们会有详细的论述,而高血压性心脏病因为不是猝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所有我只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介绍。
大家应该听过,输液速度太快对心脏不好的言论,这其实就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有关,输液的本质是把液体输入静脉中,静脉中液体涌入就会引发静脉高压,一旦静脉高压就会进一步导致心脏高压,这就就有可能引发高压导致的心力衰竭。

所以临床上,有时会见到输液后一到几天内病人迅速死亡的案例,这就是因为输液的高压导致了心脏高压引发心力衰竭,进而导致死亡。

3.2心源性猝死在3.1中,我们谈到了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可以是心脏长时间受到损伤所表现出的结果,也可以是心脏短期内受到急性损伤的结果。
但心脏急性损伤后,所造成的后果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往往表现为最为严重的心力衰竭,也就是心搏骤停,又称心源性猝死。

在研究心搏骤停之前,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心脏是怎么跳动的。
首先,心脏是一个巨大的整体,他必须有协调性的跳动才能尽可能的充分收缩,如果是那么多心肌细胞各跳各的,那么心脏就无法承担射血功能。
所以,心脏跳动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司令官”去指挥其他心脏细胞该怎么跳动,这个司令官就是窦房结。
图片1.jpg
如图所示,窦房结会发出一个命令(信号),该信号会沿着房室结——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细胞,的方向传递命令。
随后,在窦房结的指挥下,心脏开始有序收缩。

那么如果窦房结缺氧会发生什么呢?一旦窦房结缺氧,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窦房结就会停止发出信号(窦房结停勃),一旦窦房结停勃后,浦肯野纤维细胞就会胡乱传递信号,导致心脏无规律的收缩,并完全失去了射血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心房颤动。
大家看急救室经常有医生拿那个高压电去电急救的患者,就是因为窦房结停勃了,患者心脏发生了心房颤动,完全失去了射血功能。如果不及时救治,5分钟内就会发生全身性的缺氧,10分钟后就会发生大规模的细胞坏死,伴随器官衰竭。而高压电可以刺激窦房结重新起搏,进而挽救患者生命。
3VFF0EGZIEEINWJI`4AC@0K.png
如上图,就是急诊里给患者除颤的操作。

那么,我们就要问的是,为什么患者会发生心房颤动?这和我们在2.2中谈到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我们在1.2中提到过,有三条冠状动脉给心脏供血,如图所示

而我们在2.2中提到过,如果血管内皮受损,就会启动凝血反应,最后导致血管堵塞。实际上冠状动脉的堵塞与此比较相似,但又有一些不同,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免疫细胞发生了参与,但其大体过程与2.2中的相似,在这里,请允许我省略。

那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发生什么呢?
(1)对窦房结的供氧下降,导致窦房结停止实施其功能(窦房结停勃)进而引发心房颤动,这是心源性猝死的最重要的原因。
(2)对心肌的供氧下降,这会导致两种结果,一个叫心肌重构,另一个叫心肌梗死。

所谓心肌重构,是指冠状动脉慢性堵塞,引发了心肌适应,进而发生了增生和肥大。
CV101.jpg
如上图,就是一个心肌肥大的图片。

而这种心肌肥大,会导致患者进入心力衰竭。
一旦冠状动脉100%堵死,这就会引发心肌梗死,也就是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的心肌细胞因为缺氧坏死。
这种急性的心肌梗死,往往是因为栓塞导致的,所谓栓塞,就是存在一些固体在血液中运动,当遇到比较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区域时,就会彻底堵塞该部位的血流。
一旦产生栓塞遇导致心肌梗死,必须马上去医院溶解栓塞或做支架恢复心肌供氧,否则心肌一旦梗死将永远无法恢复,严重时还会导致心脏破裂。

题外话:关于中药注射药的争论。我个人认为,中药注射液是相当危险的,因为由于工艺的问题,中药注射液中有大量的大分子颗粒,把这些东西注射到血液中很可能导致一些部位栓塞,或者增加肾负担。
我个人作为现代医学的学习者,并不相信中医,如果有读者相信中医,也请尽量不要使用中药注射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往往还会导致心绞痛,心绞痛往往不伴有栓塞,这时使用一些一氧化氮释放药,比如硝酸甘油,就可以避免心绞痛导致的心搏骤停。
20200413100922_6782.png
其实老百姓家里的速效救心丸也是一种一氧化氮释放药,具有与硝酸甘油相似的效果,甚至伟哥(西地那非)也具有急救心绞痛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口服硝酸甘油无效,那就得考虑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风险,这时就要赶快拨打120,每早一分钟进入急救室,患者的生存率都会大大增加。

现在我们来谈谈,为什么熬夜会猝死,或者性交时会爽死。
这其实还是和心房颤动有关,如果一个人本身就含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那么他如果做一些消耗氧气的活动,比如剧烈运动,或者熬夜。
那么这时,本来就缺乏氧气的心脏就会更加缺氧,心肌会和窦房结抢夺氧气,这时一旦窦房结供氧不足就会立即停勃,随之而来的就是心房颤动,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那么患者就会在1小时内迅速死亡。
性交会导致患者心跳加快,进而加剧心脏耗氧,导致心肌与窦房结抢夺氧气,进一步引发窦房结缺氧停勃,导致心房颤动。

所有,熬夜到底会不会导致猝死呢?一般来说不会,除非你有冠心病。

3.3脑源性猝死
在这里,我们简单提一下脑卒中。
实际上,脑源性猝死的机理和心源性猝死的机理是一样的。

大体上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产生的原因在于脑的栓塞,或者脑血栓。一旦脑血栓发生,就会导致脑缺氧,引发脑部组织梗死,导致患者快速死亡。

出血性脑卒中产生的原因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淤血。在2.2中我们谈到淤血会引发大规模的缺氧,淤血部位的脑会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坏死。进而引发人体功能异常,比如半身不遂等等。如果严重时也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4.炎症
谈到炎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扁桃体发炎,我想各位或多或少都有得炎症的经历,那么在这次,我和大家来讨论一下什么才是炎症。

4.1炎症的症状与其发生的机制
在讨论炎症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是炎症?
是不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的疾病就叫炎症呢?非也。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炎症产生的诱因,但其本身并非炎症。从语文上看,炎症炎症,把他展开来说就是一种炎性症状,他是一种看得见,而且我们能感受的到的症状。

炎症的具体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疼
我们不妨对这些症状的发生原因,做一点分析。
(1)为什么炎症部位会发红?请回顾我们2.1中充血的知识。为了更好和疾病斗争,炎症部位是会充血的,这样可以更好的给免疫细胞供能,帮助免疫细胞与疾病斗争。所以红是大量动脉血涌入炎症部位所导致的。
(2)为什么炎症部位会肿呢?这是因为炎症部位的血管扩张了,为什么血管需要扩张呢?因为炎症发生的部位往往不在血管上,而在血管外的组织里,而免疫细胞则主要位于血管上,那么如果免疫细胞想到被疾病感染的位置发挥作用,就必须从血管中渗出,所以血管就会扩张。那么一旦血管扩张以后,除了免疫细胞外,血管内的液体也会渗出到组织中,这就会引发一个组织的肿大。
(3)为什么炎症部位会热呢?这还与我们的充血有关,炎症部位发生了充血,这就导致免疫细胞功能增加,一旦功能增加了,那么他们就会大量分解葡萄糖产生ATP,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大量的热量释放。
(4)为什么炎症部位会疼呢?我最早认为,这可能是疾病攻击我们身体所导致的疼痛,但在学完病理学后,我发现我错了。疾病本身不会引发疼痛,真正引发疼痛的是炎症物质的渗出所导致的,换句话说,免疫细胞在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会使我们疼痛。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炎症的发生过程。
(i)局部的细胞坏死,释放炎症因子,炎症因子首先诱导了局部血管的充血与免疫细胞的聚集。
(ii)血管充血后,随即在炎症因子的诱导下扩张,引发血液中的物质渗出到组织中。
(iii)免疫细胞聚集在充血的部位,随着扩张的血管渗出,并浸润在损伤的组织中。

4.2炎症的病理变化
在4.1中,我们讨论了炎症这种症状到底是什么,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本节我们将讨论炎症的分类以及他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哪些影响。

炎症对我们的影响,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损伤阶段(变质),免疫阶段(渗出),修复阶段(增生)
在绝大多数炎症中,这3个阶段是并存的。疾病一边攻击我们的组织,使我们的组织变性。免疫又一边渗出攻击疾病。同时我们的组织也在努力的增生去修复自己。

这3个阶段或者说病理变化不论哪一个发展的较为严重后,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每一个后果都足以置人于死地。
肝硬化就是一种肝炎严重变质后的结果,这会导致不可逆的肝衰竭,进而引发肝性脑病,导致患者死亡。
心包积液就是心包炎渗出后的严重后果,心包是心脏最外面的一层膜,一旦心包积液就会导致心脏高压,射血障碍,直接引发心力衰竭。
0.jpg
而尿毒症,则是肾脏增生的结果,这就会导致一些含尿素无法排出体内,引发高氨血症,导致患者死亡。
在炎症中,哪怕看起来对我们最友好的增生,都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可见炎症对我们的损伤之剧烈。

炎症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变质性炎症,浆液性炎症,纤维蛋白性炎症,出血性炎症,浓性炎症

变质性炎症往往表现为疾病的大范围破坏细胞,导致细胞大量损伤,坏死的炎症,就比如我们之前说的肝硬化。

按照渗出的程度,可以把炎症分为浆液性(只渗出水),纤维蛋白性(渗出血中的纤维蛋白),与出血性(渗出血细胞)
其实我们会发现,他的渗出程度是依次扩大的。

(1)浆液性炎症是比较轻的炎症,他可能在过敏时也比较多见,其往往不会表现出一些严重的损伤,但有一个浆液性炎也会致死,那就是喉头水肿。
大家打过疫苗应该知道,打完疫苗后需要观察30分钟,这主要是防止疫苗过敏的两个剧烈的反应:过敏性休克与喉头水肿
如果我们对疫苗过敏,那么会表现出全身性的浆液性炎,这主要表现为全身血管扩张,水大量渗出引发低血压,一旦低血压后,血液回心量少就会引发全身性缺氧,这时人就有可能休克。对这种情况往往比较好治疗,一般防疫站会准备一些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迅速提升血压。
187e554bd772154b-b2688ca367d88821-79cb8f8e4ca325825a9d8717d63a61ae.jpg
而另一种严重的现象就是喉头水肿了,这种水肿会直接堵住气道,让患者窒息,急救时往往需要把气管切开插管以恢复供氧。
6d00cf5e50074ef8bf2f4e12f0b62acf.jpeg
(2)对于出血性炎症,他是血管剧烈扩张或者破裂所导致的血液流出。
就比如大家特别担心的血精,他就有可能是因为前列腺炎或者精囊炎所导致的。
1846966.jpg
还有血尿,这可能与肾盂型肾炎有关,当然这个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尿毒症。
但需要提醒的是,出血不一定都是炎症导致的,比如一些肿瘤会压迫血管也会引发出血,所以如果发现血精,血尿一定要及时就医。

(3)脓性炎症
这类炎症比较常见,比如扁桃体发炎经常就伴有脓性炎症,这个脓其实就是中性粒细胞死亡后溶解组织所产生的液体,如果你看过工作细胞的化,脓大概就是下面这位的尸体所形成的。
b3a36dfaa9390fb5-6d8fa47dff0b1b01-e2b6095c5ca6d7771f842d881536a5bf.jpg
脓性炎症往往多见于细菌感染,所以一般遇到脓性炎症,就会经常给抗生素治疗。

4.3炎症的治疗
炎症的治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所谓对症治疗,意思就是抑制炎症这种症状,他往往和抑制免疫系统有关。
就比如大家常说的激素,他的全名叫糖皮质激素,常见的药品如地塞米松。
e154002750821088-37dc5468319bfb35-91806410d956c0ad84ee5dd4f50c6673.jpg
这个药他的作用就是全面抑制免疫系统,这样细胞因子也不分泌了,炎症物质也不渗出了,患者就会特舒服,因为一点得病的感觉都没有了,但滥用地塞米松很可能引发疾病的扩散,进而加剧感染,在临床上除非一些高热不退的病人,或者一些严重炎症并发症的病人,医生才会考虑使用地塞米松。

还有一类抗炎药,叫非甾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没想到把,他不仅是止痛药还是抗炎药,可以说他的止疼相关本身也是一种抗炎效果)
83268efb80fcf862-65d32bb0693983e2-ad9168e87c3bc14e6665821c58476a20.jpg
布洛芬的抗炎作用远没有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强,布洛芬不会抑制充血渗出等炎症,他主要抑制一部分炎症因子的产生如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这类炎症因子会引发疼痛发热等症状,使用布洛芬后就会明显缓解这些症状。

除了对症用药外,对于一些细菌感染的炎症(以脓性炎症为主)我们也会选择使用抗生素做对因治疗,就比如大家常用的β-内酰胺类(头孢丙烯),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
a6f1c6d011ec3eb8-ca076c8ce3342ed7-b439fcf3d1879473d33eea3af9fe5c5f.jpg
但请注意,这里药品之对细菌引发的脓性炎症有效,对于一些病毒引发的炎症如浆液性炎症是无效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要滥用抗生素。

对于脓性炎症,我们除了抗炎,抗菌外,我们还可以化痰,就比如用氨溴索,他可以促进机体分泌浆液,进而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咳出。
f4ba79f0480e4b87-ee22651ee26753a6-72e706172b39c8f0d7926de7f9d23b9c.jpg

5.结语
本节结束后,大家就可以理解绝大多数疾病的本质了(最起码从病理学的角度)

对于绝大多数疾病,他的发病的现象(病理学层面)都可以那适应,损伤,坏死,修复,缺氧,炎症,肿瘤这一些现象来描述。
其实对于大多数疾病,他大多会表现出炎症,只不过炎症的三个阶段(变质,渗出,增生)的比例有所不同。

些病理学的知识还是相当费时间的,写炎症这部分内容就花去了我1.5个小时。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可能会拿上述的适应,损伤,坏死,修复,缺氧,炎症,肿瘤去解释一些各个系统发生疾病的原因。当然,当然这个计划可能更多是胎死腹中的,因为大家可能对这个知识的兴趣并不高。

如果你对各组织器官的病变感兴趣,那就点个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 20:53:5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科普完全可以做成视频发在b站上面了,相信一定有很多人看的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01: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一点忙,更新会慢一些。在这里我先列一下接下来的大纲吧
2血液循环障碍
2.1充血,淤血与出血
2.2血栓形成于栓塞

3.猝死
3.1心源性猝死
3.2脑源性猝死

4.炎症
4.1炎症的表现
4.2炎症的结果
4.3免疫损伤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15 16: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佬 求补一下这个催眠自慰入门(颅内高潮)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00:17:23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咕咕咕(鸽了近一个月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8 01:07:0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了解战斗各种创伤,冷热兵器的,极端条件的,毒素病毒的,关节骨骼也可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4 00:40:2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才学的充血和淤血,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 23:55:26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是学医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6 20:29:0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认真的看完了,太牛啦老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3 22:40:3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佬 切开气管插管救人我在电影里见过,这太夸张了吧一不小心跟割喉有什么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6 21:55:34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们不生产资源,只做资源的搬运工。

tags标签-春满四合院-AvGood-Archiver-小黑屋- |网站地图